28圈-关于窗口期日本国家队调整名单以备足总杯;更衣室发声环节打磨;值得警惕;阵容厚度经受考验的信息
仅剩一个季度,早期投资的2017成绩单似乎拍马也追不平2016年。
募资难、投不起,成百上千倍回报比中六合彩还难,2017真的是早期投资的生死转捩点?本文整理了10位早期机构大佬的采访,试图还原这个最“性感”的投资阶段。
1.28圈
“天使散户之死”
或许不过是机构化和行业的优胜劣汰
个人天使越来越不好做了,这似乎已经是全球共识。正如方浩在其《早期投资已死》中所说:“真正牛逼的早期投资,都是过往人脉在未来的折现。”当新一代天使投资人大量涌现,老一辈互联网人转做天使所积累的人脉、资源、以及对于一个时代的观察和判断,是新一代天使投资人所不具备的。
而事实上,除了欠缺资历人脉,“天使散户之死”的背后还有诸多因素。
首先,天使投资行业逐渐趋于规范。随着2015年股市狂跌、2016年资本寒冬,迫使一些天使投资人离场,而2016年初推行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登记和基金备案办法(试行)》则对行业再一次进行了规范,注册资金、私募基金从业资格、相关投资管理经验等要求再一次抬高了天使准入的门槛。
其次,机构化是发展趋势。正如Papi酱组建Papitude一样,在个人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个人天使开始组建专业投资团队。“我28圈入口觉得天使投资有很高的门槛,只不过是说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可能觉得谁都可以投。这个错觉在于天使的回报周期总体比较长,看起来投了一堆里头反正有一两个还不错,但能不能算过帐来现在是不知道的。” 联想之星总经理兼主管合伙人王明耀表示认为这是市场相对初级的结果。事实上,能够抗住巨大风险,投完又能给与创业者经验、资源、眼光的帮助,这样的人并不多。这也是个人天使逐渐发展成为专业机构的原因。
“市场会淘汰一批凑热闹的人,洗牌必然会有,不过是不是都机构化我觉得也未必,还是有一些优秀个人的。”王明耀说。
联想之星王明耀:“做早期投资也好,VC也好,最终还是要有自己特殊的优势、特定的资源、特色的打法。”
再次,天使是典型的“小富靠勤、大富靠命”,收益率相对偏低,却十分苦逼,不但要每天大量看项目,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程度,谨防被创业者的高估值骗。对专业化和体能的要求与回报不成正比,也是个人天使退出舞台的因素之一。
2.
募资难?只不过是二八原则更为凸显
个人天使的日子不好过,机构洗牌也在加剧。2016年,中国早期投资机构新募集基金127支,同比小幅增长,披露募集金额为169.62亿元;而刚刚过去的2017年前三季度,早期机构新募集基金仅78支,披露金额119.4亿元。新基金更少了,平均单笔募到的金额更大了,意味着钱涌向了少数头部机构。
募资难吗?“头部效应都越来越明显,好的机构募资难度不大,投资机会更多,管理人才的聚集效应也更明显,更加专注,资源整合和退出的可能性也越大。”普华集团董事长、头头是道基金创始人曹国熊说,曾投出40余家上市公司,让他跻身中国顶级天使之列,目前管理着上百亿的基金规模。

2017年是创新创业生机蓬勃、务实前进的一年,新名词和新模式飞快的迭代和发展。
机构的业绩成为唯一指标,摩拜单车的早期投资方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说:“投资机构的两极分化会特别明显,而LP也会看到投资机构的真正水平,所以在募资端也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另有几位大佬举出了硅谷的例子:硅谷早期投资经历过的洗牌正在中国上演。
联想之星王明耀说:“当母基金变得越来越成熟时,会看你 28quan 做完一期基金的成绩,如果不行你就拿不到第二轮,这很正常,在硅谷那边更加明显。硅谷大量的(基金)都是融完一期,永远没有第二期基金了。在国内我相信这个趋势也会越来越明显,所以这是一个市场的正常洗牌。”
清科集团倪正东:“今年投资界用春夏秋冬来形容的话,更像秋天,大家都在收获。”
“全民天使”浪潮拍过,留下的陪跑者尸体将会越来越多,但他们给行业带来的意义却不只是失败的经验教训。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回忆道:“正如我早年去美国时看到的那样,五年之后,2/3的早期机构都不见了。但机构死了,人还活着,他们或是出现在另一家老牌机构里,或者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机构。”这意味着,早期机构越多,为整个行业提供的人才和资金越多,这是好事。尽管会带来竞争的加剧,行业却向着成熟自行发展。
青松基金刘晓松:“踏踏实实把公司运营管理做好,这是硬道理。”
“2017年的创投圈,最大的变化是国家开始以创投的方式做产业,很明显的表现是成立了非常多的国家母基金。”中国最早的一个机构化天使基金青松基金创始合伙人刘晓松,对行业发生的变化颇有感触。他将这一深远影响总结为两个方面:
第一,母基金是一个长期的投资,投资效率会高,资源的配置会优于以前的方式。所以当政府尝到甜头(一是投资的企业成长了,二是投资效果和回报更好)的时候,母基金就会越做越大,也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一级市场;
第二,机制的探索。国家的母基金从一开始就非常市场化,要求你个人要控股,这样一来,机制也好了,资源也对上了。对于像青松这样的早期基金,只要踏踏实实把业绩做好,后面是会源源不断有钱的。
英诺天使基金也是政府引导金的受益者。英诺目前已经完成三期募资,一期9000万、二期4亿、三期15亿,管理着20亿规模的英诺,还没有专门负责募资的人。北京市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参与了英诺的第二期和第三期,至今已合作两年有余。
“(政府)一是要看你的规范性,二是看业绩,我们按照这个要求,我在规定的时间里面完成的投资,并且在管理过程中比较规范,更重要的是投完的公司后续的融资和发展都不错,所以跟我们合作得比较满意。”英诺天使基金创始合伙人李竹这样说,在今年5月这只政府引导基金举行的十周年庆典上,李竹被评为最佳天使投资人。
英诺天使基金李竹:“2017年是投资行业新常态的元年,更多钱进入一级市场,项目估值更加合理。”
4.
2017年成几大浪潮的发端,
处处是早期投资的机会
从创新创业的角度看,2017对于早期机构的意义更为重大。在总结今年的关键词时,梅花天使吴世春用了“技术创新成为主旋律”,清科集团倪正东表示“一直有新东西出现”,普华资本曹国熊则称“新名词和新模式飞速迭代和发展”。
梅花天使基金吴世春:“2017年,投资人对于技术类、工业4.0、智能制造等领域兴趣更加浓烈,技术创新已成为主旋律。”
对于需要提前三年布局的早期投资来说,2017年的几大浪潮带来了丰富的“给养”,处在这些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发端,早期投资正如鱼得水。
首当其冲的是AI。2017年生机勃勃略有泡沫,多家机构在其中布局,方向略有不同,却都寻求AI与产业/行业的深度结合。
李竹看好无人驾驶、智慧医疗、智能投顾等方面;吴世春持续看好工业4.0、消费升级和新零售、互联网+行业的机会;明势资本黄明明看好高端制造及核心零部件;AI和大数据;智能化的硬件和IoT……作为替代互联网成为下一代底层技术的人工智能,是下一个十年机构布局的重点。
明势资本黄明明:“不管是新模式还是新项目,我们认为都要抛开高大上的名词和定义去穿透本质。”
消费升级是富矿。青松基金刘晓松表示,消费升级还有非常大的机会。很多东西还远远没有改造完成。他看好投消费升级和泛娱乐,后者也可算是消费升级的一种;曹国熊也围绕泛文化做投资,不论是娱乐、新媒体、新消费、知识付费、体育还是教育,背后都体现着消费升级。

“娱乐产业是可以形成许多巨头的,我不太相信会有一家通吃的情况,一旦涉及内容,就会有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出现。”
新零售是模式创新的最大看点。吴世春表示,零售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中国在移动支付上的优势为新零售奠定和坚实的基础设施,对于原有的庞大的零售市场是一次革命。梅花天使在2017年投资了怪兽家无人便利店、莱杯咖啡等新零售项目。
今年投出了独角兽威马汽车的阿米巴创始管理合伙人王东晖认为,新零售的核心是供应链、基础设施、服务和品牌的建立。
“很难说目前中国的新零售模式能让我们就轻松地超越日本。阿米巴认为新零售的战场需要耐心,更多时间验证,不是短期通过店面野蛮扩张就能实现有效发展。”
此外还有即将迎来的“5G时代”等,这些浪潮为早期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初创项目,各家机构也各有侧重赛道。
“我觉得今年创投圈的一个关键词就是‘怕错过’,就像硅谷有一个流行词FOMO(Fear Of Missing Out)”熊猫资本毛圣博说:“很多所谓的风口项目在天使轮或Pre-A轮很容易融到资,每家投资机构好像都有一个这个领域的项目,但到了A轮、B轮就基本上融不到钱。
这折射出投资人怕错过的一个心理,万一项目好了呢?究其原因,可能是现在这个时间点,真正好的项目不多,只有一两个,大家都非常怕错过这一两个项目,从而导致这种心理非常严重。”
熊猫资本毛圣博:“2018年我比较看好3个细分方向:社交、视频分发和偶像经济。”
在这种紧张而谨慎的氛围中,知名机构出手并不慢,比如英诺天使今年投出100个项目,头头是道出手70多家,然而就整体投资笔数来说,2017Q1-3共发生早期投资1320笔,应该很难追平2016年的2051笔。
“路越来越宽了,投资人和创业者会更加从容和理性了。”曹国熊感叹道,虽然投资案例并不多,但多位大佬对于未来持乐观态度。A股、港股、美股的窗口期,以及新三板、收并购、站队BAT等退出途径,极大提振了早期投资的信心。
降低期待值,回归商业本质,更关注可持续发展,是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来源 | 投资界(pedaily)











刘宇思
回复Absolutely love this product! It's exactly what I needed and works perfectly.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邓伟雄
回复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